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爷爷是清朝的首富爸爸是中国的首富但是他损失了155亿

所属分类:【面粉机动态】发布时间:2025-07-05 07:13:43作者:天博官网登录浏览量:13 次

  首富这一头衔总是非常关注,每当一位新贵登上这座宝座,舆论便掀起波澜。然而,这一个位置似乎总是短暂的,没有人能稳坐其上太久。常言道“富不过三代”,不过这句话未必准确。很多真正的富商大族和名门世家,早已传承了数代财富。只是因为他们极为低调,所以外界鲜少得知。

  提到“荣智健”这一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他是著名的“江苏荣氏家族”的继承人。荣家是中国企业历史中为数不多的几大家族之一,已经跨越了百年历史,见证了中国公司发展的兴衰。

  荣氏家族的辉煌始于江苏无锡。在近现代,无锡人一直秉承务实的精神,这种精神从根本上影响了当地的风气。当时,许多人还在坚持传统的科举道路,试图通过读书来谋取官职,而无锡的学子们却逐渐放弃了这条路线,转而投身工商业。他们都以为,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别的,终究是为了“经世致用”才是正道。

  1875年,荣德生出生在无锡,他的家族无疑是一门做生意的家庭。无锡当时的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习经商,一种是先读书再转向商业。荣德生属于后者,他家庭的殷实使得他从小便接受了传统的教育。九岁时,他被送进私塾学习,毕业后便郑重进入了商业领域。

  做生意有两个基础要求,一是走南闯北,二是要有过人的胆识。荣德生从15岁开始,就被送往上海的通顺钱庄担任学徒。在这里,他刻苦学习,不仅凭借聪慧的头脑快速掌握了生意的要领,还磨练了自己处理商业事务的能力。

  四年后,荣德生随父亲来到了广东,在厘金局学习做账,这些基础的商道为他后来的事业铺平了道路。22岁时,荣德生已经可以胜任钱庄分庄经理的职位。在此期间,他的哥哥荣宗敬也迅速成长,在无锡的另一个钱庄担任账务管理。两兄弟志同道合,早早便开始了自己在商界的征程。

  1900年左右,得益于荣氏兄弟的精心经营,钱庄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信誉和利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他们积累了可观的资金。正因如此,他们决定开始更大的投资。

  1902年,荣宗敬和荣德生着手涉足煤炭与商号行业,虽然由于经验不足有所亏损,但他们很快转向收购茧丝的生意,开办茧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逐渐扭亏为盈。

  然而,线年。那一年,全球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导致北方发生了大规模的粮荒。面对这种局面,荣氏兄弟决定投资开办面粉厂,将南方的面粉加工后运到北方出售。这一投资本来前景广阔,但却遭遇了地方势力的强力打压,市场需求不大。

  但没想到,时隔一年,日俄战争爆发,粮食短缺问题愈加严重。荣氏兄弟再次抓住了机遇,在上海建立了茂新面粉厂,投资进口机器,经过一番冒险和努力,终于迎来了成功。最高峰时,面粉厂的利润几乎达到每天500两白银。

  荣氏兄弟并未因此停步,他们将赚来的资金进一步投入到了振新纱厂的建设,而这一纱厂正是后来的“申新纱厂”的前身。1912年,他们又成立了“福新面粉厂”,形成了荣氏家族的三大支柱产业。

  随着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荣家迅速在国内声名鹊起,福新面粉厂特别以其优质的面粉和便宜的价格在市场中一举占据了主导地位。最畅销时期,面粉甚至在未加工完成前就已经被抢购一空。

  到此,荣家已步入了事业的巅峰期。但这一切并非永远如此,像所有企业一样,荣家也迎来了自己的低谷。随着1934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荣氏的产业遭遇了沉重的打击。那时,申新纱厂、茂新和福新面粉厂的产品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金融危机导致荣家没办法避免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荣氏兄弟始终在追求稳步扩展,但快速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资金链越来越紧张,如果出现滞销的情况,整个产业陷入困境。各大工厂纷纷停产,银行也不再放贷。荣宗敬几乎因经济压力而走向极端,差点选择自杀。

  危急时刻,荣德生不顾一切,通过紧急筹集资金和联系商界朋友,使得荣氏企业度过了这一难关。然而,在国民政府的压力下,荣氏公司几乎被宋子文吞并。所幸,银行家陈光甫的支持使他们度过了这场危机。

  然而,时光飞逝,战局急剧变化。1938年,抗战爆发,荣家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企业几乎全部丧失。即便如此,荣家依然顽强地坚持,在敌占区上海继续艰难经营,同时将部分产业迁往西南。尽管战火连天,荣家终究是挺过了这段艰难时光。

  战后,荣家再次恢复生气,虽无法重现当年的辉煌,但仍然在中国民族企业史中占了重要地位。除了商业成就,荣家更因其家国情怀为后世称颂。正如荣德生所坚守的原则,不与腐败政权妥协,他们坚决拒绝随国民政府一起撤离,最终保住了家族企业的大部分资产。

  新中国成立后,荣德生被推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继续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曾对他给予高度评价,称“荣家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第一户”。

  进入60年代,随着“公私合营”政策的实施,荣家企业转为公有,但荣氏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荣德生的第二子荣毅仁在经历了贫寒的童年后,凭借着家族的背景和个人努力,在中国的经济复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荣毅仁在1979年创办了中信集团,这成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公司发展迅猛,最终成为了中国企业的一大代表,几乎重新打造了一个商业帝国。

  而荣毅仁虽然积累了巨大财富,却从始至终保持低调,生活简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独生子荣智健。荣智健继承了家族的商业血统,但他与父辈相比,有着毫不相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热衷豪华生活,喜欢奢侈消费,并且投身高风险投资。

  然而,荣智健的冒险最后导致了2009年的危机——中信泰富公司因外汇投资损失高达155亿元,事件被曝光后,荣智健辞去董事长职务,个人财富也瞬间蒸发。这个曾经在百年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家族,能否在这场危机中逆袭,重振荣光,仍然令人关注。